埋线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218例疗效观察

2024-10-23

235100    安徽省淮北市爱心特色医疗绝技专科

                   杨传爱


摘要   目的:探讨埋藏药线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218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采用埋藏药线治

疗。结果:218例慢性胃炎的有效率是97.1%,消化性溃疡的有效率是86 .7% 。结论: 埋藏药线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简便,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埋线;五香排毒液;内服药物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治疗的中西药物虽不少,但由于器官的特殊性与患者服药的随意性,效果不尽人意,使大多数患者失去了治疗的信心。

本专科从1992—2012年采用穴位埋药线加服用自制爱心胃必康胶囊等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218例(胃炎173例,消化性溃疡45例),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18例患者中,男126例,女9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经胃镜检查可知,173例胃炎中有92例是慢性浅表性胃炎,72例是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是胆汁反流性胃炎。

45例消化性溃疡中,15例是胃溃疡,30例是十二指肠溃疡。其中螺旋杆菌测试有125例阳性。   

2 治疗方法                                                                                                                                                       

2.1   标定穴位:埋线用透穴的方法,即由双侧胃俞穴分别至双侧脾俞穴,下(中)脘穴透上脘穴。胆汁反流性胃炎再加肝俞(右)透胆俞(右)、足三里(双)。

2.2   取穴法:①胃俞穴在十二胸椎与第一腰椎间旁开1.5寸取之。②脾俞穴在十一、十二胸椎间旁开1.5寸取之。③中脘穴在脐上4寸④上脘穴在中脘穴上1寸取之,⑤下脘穴在脐上2寸。⑥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⑦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⑧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

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穴位取好后,用龙胆紫定点笔做点状进针标记。标定穴位必须准确,方能保证疗效。

2.3 用具:用不锈钢三角弯针(规格9×65毫米

为好)及9号腰穿针,铬制00号至1号羊肠线(羊肠线浸泡在“五香消毒液”里),创可贴。

2.4   埋线:埋患者腹部的穴位取仰卧位,埋背部的穴位取俯卧位,透穴的皮肤消毒范围约20-25厘米左右(单独穴位的皮肤只消毒穴位周围2厘米范围即可),用1-2%利多卡因

麻醉标定好的穴位处,铺无菌洞巾和戴无菌手套。用不锈钢三角弯针穿以铬制00号或1号羊肠线。左手抓起皮肤,在腹部由下(中)脘穴进针,上脘穴出针,把线拉入下(中)脘

皮下后,在上脘穴贴紧皮肤处把线剪断,左手放开断端即自动退入皮下。注意线头不可留得过长,否则易发炎,完后再令病人俯卧。在背部由双侧胃俞穴分别至双侧脾俞穴,肝俞

穴至胆俞穴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埋线。足三里采用9号腰穿针埋线,镊取剪成4cm长的000号羊肠线放置在腰穿针管内的前段,后接针芯,刺入穴位皮肤,将针送入所需深度,提插转动

针体,使之得气,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在穴位的皮下肌肉层。出针后用消毒棉签压迫针孔止血,然后以创可贴贴敷。 1个月埋线1次,3次为1疗程。

2.5 注意事项: 埋线后症状消失,但病理愈合尚需较长的时间,因此埋线后必须:①不得暴饮暴食。②不吃酒、辣椒、糯米饮品等刺激性食物。③嘱患者3日内勿洗澡,以免针孔感染。④埋线有疲倦无力、周身不适、畏寒、局部疼痛,个别胃痛加剧,不要怕,七日内自然消失,一般不需治疗。⑤埋线如突出皮肤时可来科室剪除。

3   治疗结果

慢性胃炎173例,经埋线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的146例,大部分减轻的22例,部分减轻的和无改善的5例,有效率达97.1%,消化性溃疡45例,经埋线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的32例,好转的7例,

无改善的6例,有效率达86 .7%[本文统计结果是单纯埋线的治疗效果,没有配合任何药物,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可以配合药物: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配合服用自制的爱心胃必康ⅠⅡⅢ号胶囊,胆汁反流性胃炎加服消炎利胆片或胆通,疗程60天,有幽门螺旋杆菌的胃炎须加服2周的三联药:铋剂(得乐)+甲硝唑+羟氨苄青霉

素(此方为第4届东京国际幽门螺旋杆菌会议推荐的三联疗法)]。

4. 讨论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虽不致人于死地,但治疗起来也很棘手,给广大患者

带来了不少痛苦。由于该脏器功能和位置的特殊性,服用中西药物也只是临时缓解一点症状,减轻一些痛苦,而采用穴位埋药线的特色疗法,却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当在“五香排毒液”

[ 五香排毒液由麝香、木香、檀香、降香、苏合香等名贵药材精制而成。具有刺激温和、开窍醒神、驱寒通经、活血止痛、散瘀抗炎、理气调中、解毒祛湿等功效。

临床使用经“五香排毒液”浸泡的羊肠线埋线后,增强其穴位刺激效应,使短期速效作用明显,长期起效作用加强,迅速改善(如因疼痛等)病理因素所导致的不良疾患,使神经、血液

得到调节,改善脏器的机能状态,促进机体代谢,加速有毒物质的排出,从而提高其免疫功能]里浸泡的羊肠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植入俞穴时,通过植线时产生的多种刺激(局麻、针刺、

放血等),抑制了炎症部位病理信息的传递,使病变处产生的劣性刺激传导(充血、水肿、糜烂)受阻,胃部的神经得到休息和整复;同时,植线后局部血管轻度扩张,改善了局部微循

环组织缺血缺氧的病理状态,促进淋巴回流,使局部新陈代谢正常化,从而加快胃部炎症的吸收;另一方面,植入的羊肠线间接促进血中胃肠激素水平的提高,阻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从而使受损的胃粘膜得以系统修复。综上所述,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疗效高,收效快,操作简便,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值得临床推广。

[1] 陈德林,实用穴位埋线疗法[M].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93:146

[2] 温木生,郑祥容.埋线疗法治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15-221

[3] 徐汝德.慢性病穴位埋藏疗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99-108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